民国上海吃喝指南|邓脱摩饭店:从热门漫画生发出来的餐厅PG电子游戏- PG电子平台- 官方网站
pg电子游戏,pg电子接口,pg电子官网,pg电子试玩,pg电子app,pg电子介绍,pg电子外挂,pg游戏,pg电子游戏平台,pg游戏官网,PG电子,麻将胡了,PG电子试玩,PG模拟器,PG麻将胡了,pg电子平台,百家乐,龙虎,捕鱼,电子捕鱼,麻将胡了2,电子游戏1913年1月12日,小有名气的漫画作者、美国人乔治·麦克马纳斯(George McManus)开始在报业大亨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旗下的报纸上连载一部全新的漫画 Bringing Up Father,主角是一个叫Jiggs的出身贫寒的爱尔兰人,中年发迹之后妻子 Maggie想踏入上层社会,热爱结交贵族名流,Jiggs却只想跟以前的一帮朋友继续泡在小酒馆里赌赌纸牌,大吃爱尔兰风味的圆白菜炖腌牛肉。Jiggs惧怕妻子的凶悍,顺从的时候总会出洋相,也常常试图躲开妻子逃到小酒馆,又每每失败。这个人物带有当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鲜明特征,故事有趣,作者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漫画一炮而红,甚至很快影响到了上海。
当时上海最重要的英文报纸是英资《字林西报》,已经营多年,在侨民中有很大的影响力,而1911年8月才创刊的美资《大陆报》为了能在上海报业中站稳脚跟,主编密勒想了很多方法,也确有成效,报纸发行量一度超过了《字林西报》。他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增加常规栏目,将美国报纸上的连环漫画引入《大陆报》,其中就包括麦克马纳斯的 Bringing Up Father(最初《大陆报》读者以侨民为主,也有一些本地读者,漫画的传播比报纸更为广泛,1930年代上海人习惯称之为“怕老婆”漫画,并不算是正式的译名,之后的研究者称为《教教爸爸》)。我看到最早的一则是1913年3月23日星期天登载的5格漫画(《全国报刊索引》中收录的《大陆报》时有缺页,这个“最早的”日期只是我看到的)。
麦克马纳斯生活中有个往来密切的朋友James Moore开了家餐厅,漫画登出以后,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其中Jiggs的好友Dinty Moore蓄着胡子、叼着雪茄、身材瘦削,还开了一家同名酒馆,而自己和自己的餐厅分明就是Dinty Moore的灵感来源。被当作原型写(画)进作品中,当事人可能产生各种截然不同的反应,Moore倒是欣然接受。随着漫画的走红,他干脆将自己的餐厅也改成了漫画中酒馆的名字:Dinty Moores,并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在西餐厅部分,他坚持聘用欧美厨师,延续邓脱摩一贯以来“道地西餐”的风格,食客们大多认为北京路时期“肴馔精美”,“西菜之佳”名不虚传,尤其是招牌咸牛肉最为出色。这就使得邓脱摩更接近麦瑞乐乡这样的西餐厅而不是当时更常见的中式西餐。同时定价午餐1元1角,晚餐1元5角,比其余几家餐厅略低,菜量也比较多。至于舞场部分,当时正是跳舞风行的时期,邓脱摩并不将舞场和餐厅隔开,选用流行的华丽装潢,并且安装了冬天的水汀和夏天的风扇,晚餐时有音乐伴奏,顾客只要愿意随时可以起身跳舞。20年代后期流行卡巴莱和乐队伴奏,陈炜棠在搬迁之初也雇用过一支俄国乐队,但考虑到费用不低,很快就改变了做法,他斥巨资——花了1000多元配备了一台最先进的留声机来代替乐队。
1935年6月10日,邓脱摩再度迁徙,这次搬到了宁波路35号,隔壁的33号就是原先立道饭店的旧址,立道结束营业后开了家舞厅。邓脱摩的几次搬迁彼此距离都不算远,始终在南京路周边或外滩附近,这也是二三十年代西餐厅和咖啡馆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我们今天看清末以后上海繁华商业区的变迁,很容易留心到西区的开发对城市的影响,以及抗战胜利后餐饮格局的明显变化,但往往很少注意像南京路这样的“第一闹市”其实早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商业生态,邓脱摩不管怎么搬还是在洋行银行林立的位置,午市的繁荣让时人都认为洋行的华籍职员才是餐厅的主要顾客,但这明显不足以概括邓脱摩的特点,其营业所涉及的也远比洋行职员的午餐大得多。
新店同样很讲究,除了各种设备之外,面积比北京路更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不过就餐饮行业来说,情形又跟之前不一样了。陈炜棠经营餐厅非常灵活,随时可以接受变化。1936年前后,广东茶室风头正盛,邓脱摩随即新设茶室,上午和下午出售点心,风格一如广东茶室,并且也雇用了六名“茶花”(即广东茶室的女侍)。唯一的差别是邓脱摩卖的是扬州点心。抗战开始后餐饮行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西餐的影响力减弱,邓脱摩立刻登出广告“特备改良中菜”,同时“新辟礼堂”免费承接喜庆筵席。
陈炜棠可能生于1890年左右,1920年代后期接办邓脱摩时正在盛年,他的生意远不止一家餐厅,同时还是好几家公司的股东,最著名的是1933年成立的梅林罐头食品公司,陈炜棠是最早十余位发起人之一,公司股东以及三位常务董事之一。邓脱摩1923年成立,1926年易主之后营业一直相当平稳,历经经济危机的影响、抗战和上海沦陷、西餐业衰落、物价飞涨,延续二十余年不倒,大多数时候都列于上海重要的西餐厅之列,我想跟陈炜棠有很大的关系,邓脱摩管理稳定,自陈炜棠接手之后经理一职就再也没有变动过。初创时期Dinty Moore并没有为《字林西报行名录》著录,之后关于邓脱摩的正式记载也很少(1935年《实业公报》记录的邓脱摩为华商股份有限公司,资本3万元),1940年前后的《上海行号路图录》还有位于宁波路35号的邓脱摩,到了1940年代末的地图上,这家西餐厅就已经不再出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